主页 考研百科知识 考研专业导向 中央财经大学人工智能考研辅导班:中财(央财)信息学院人工智能考研经验知识技巧

中央财经大学人工智能考研辅导班:中财(央财)信息学院人工智能考研经验知识技巧

中央财经大学人工智能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央财经大学人工智能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财(央财)信息学院人工智能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央财经大学人工智能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央财经大学人工智能考研状元综合辅导要义》

《中央财经大学人工智能黄金版考研核心技巧特训演练》

《中央财经大学人工智能考研25堂浓缩精华课》

《中财(央财)信息学院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研最后冲刺方法与技巧》

《中财(央财)信息学院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研指导最新经典版》

《中财(央财)信息学院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研热点知识运用与典型题精要》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乜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45-13:29

终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9:24-18:39

汪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7:19-17:56

井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9:34-21:01

茅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7:35-14:37

梅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9:34-20:01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技巧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翻译我是做阅读全文翻译时练习的,10月份开始把真题的翻译做做就行。完型也是10月份后开始做就行,分值不大,但也不要完全放掉,认真做的话20个基本都可以对10个。我有一个非常深切的感悟:单词很重要。我跟所有师弟师妹们都这么说单词的重要性:“词汇测要背30遍,不能中断,背到考前。”其他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我可能因为是高中语法底子打得比较好,就是单词没背过,即“有架子没砖块”,砖补齐了就差不多ok了。语法不好的童鞋还是看看语法书吧。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12月份,做了张宇最后八套卷,做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我做的时候总是会因为粗心错一些题目,结果考研的时候也栽了个跟头…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种细心的能力。另外,我还做了合工大超越五套卷,题目质量很好很好,也推荐给大家。最后的冲刺阶段,主要是巩固知识,做多少题目并不重要,放平心态,查漏补缺。因为做题是检测你对知识点理解掌握情况,你是否达到了能灵活运用的程度。而在考场上有限紧张的时间里,你必须对相关理论知识点及其应用非常熟悉你才能快速应答,否则想一个知识点都要花上10分钟,那面对着这么多题每一道题还是多个知识点综合应用,你肯定答不完了,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大家在复习完理论知识后一定要不断做题,反复总结题点,整理归纳,才能提高做题的质量和效率。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肖秀荣 风中劲草 大纲解析我都买了,但是很难背啊,总是忘记,我就只好一个字一个字去整理政治笔记,写了整整70多页A4纸,都写满了,是用提纲的方式整理,综合大纲解析 肖秀荣和风中劲草。整理完后直接背自己的笔记,就很容易背而且记忆深刻,理解也深刻。就是这是一个非常累非常繁琐的工程,我整理了差不多半个月,每天整理14个小时。然后就是12月背的肖秀荣,复习效果不错。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关于考408的学弟学妹们,如果你觉得这门考试很难,不要怀疑自己,因为它确实非常困难!我来简单分享一下我自己学习这门专业课的经历和感受:408综合一共包含四门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网络》。其中,《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两门课我们之前没有学过,也是最难理解的。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学习这两门课程可谓是一步步艰难。我当时使用的是王道的全套辅导书。刚开始,我只是自己看辅导书并做课后题,但看了一遍之后似乎什么都没懂。后来我又看了一遍相关的课程,才对其中的知识有所感悟和理解。但是,单单看几遍是不可能真正掌握408的知识的。于是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辅导书。到了冲刺阶段,我做了两本《核心考点及模拟题》和《历年真题解析》。最后的复习主要参考了这两本书。先过了核心考点,然后开始做真题。但是当我做真题时,除了选择题,大题几乎都不会做。那时我曾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但在短暂的焦虑之后,我重新调整了心态,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通过刷这些题我会变得更加出色。于是我一天又一天地做真题。如果遇到做不出来的题目,我就先听一听这道题的讲解课程。可能一次听不懂,那就先搁置几天进行沉淀,然后再回顾。通过近十年的真题,我对真题的特点和解题步骤有了一定的掌握。最后一个月,我就做模拟题和回顾真题了。王道的模拟题与真题还是有些差距的,做完之后我感觉不要太过于计较模拟题的得分,但可以在考前阶段作为模拟训练使用。最后,我终于满怀自信地参加考试了。但是结果并不如我所愿,最后的三个大题,也就是二十多分,触碰到了我知识盲区,感觉完全没见过。哈哈,真是无可奈何。整个经历让我有了一些认识:专业课的特点就是知识庞杂,也许很难做到全面复习,但我们只能更加努力,反复多次,尽量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另外,我觉得我在复习过程中有一个缺陷,就是在基础和强化阶段,我过于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而忽略了题目的作用,做的题目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