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研百科知识 考研专业导向 北京化工大学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考研辅导班:北化工机电工程学院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考研经验复习技巧

北京化工大学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考研辅导班:北化工机电工程学院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考研经验复习技巧

北京化工大学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化工大学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化工机电工程学院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化工大学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化工大学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考研大纲核心要义详解》

《北京化工大学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考研命题人历年真题权威精析》

《北京化工大学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考研精华考点核心突破》

《北化工机电工程学院材料力学考研360核心题全方位精解》

《北化工机电工程学院材料力学学习技法与考研指津》

《北化工机电工程学院材料力学考研必修12课》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辛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1:40-16:07

许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9:01-20:32

褚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0:06-15:28

赖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1:56-17:03

滑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1:21-15:31

窦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7:17-16:11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技巧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我把大阅读两两拆开,中间加入翻译,这是为了便于在考场上科学用脑。连续读四篇大阅读,真的会吃不消(切莫高估自己)。而“英译中”的思路,毕竟有所不同,毕竟会运用到母语,这样可以给大脑一个短暂的“休息”。下面我要讲到泛读了,再次提醒大家,这个方法要慎用,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我是因为自己亲身尝试,发现我用泛读的方法和精读的方法做大阅读,错误率持平。甚至于,泛读时错误率会低于精读,所以我才能在十分钟内做完一篇大阅读。其实考研阅读很奇怪,对于某些思维跳跃太大的人来说,精读反而是致命的伤害,在下便属于那类人。看的信息越多、读得越慢、题目分析得越细致,反而错得越离谱,甚至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对于有一些人则不然。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数学太重要了,18年和16年一样,太多人倒在了数学上。个人认为数学高分具备两个条件:足够的题+强大的心足够的题:推荐使用李正元、范培华的粉皮复习全书,编写合理,难度适中,且配套练习题比较实用。其次,购买一本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口碑首选,没啥好说的;小题辅以660或者1000题,选其中一本足够;以上完成一遍后,梳理错题,自己再做一遍就可以着手系统训练。后期试卷使用:历年数三真题(重要性随着近年的难度上升而降低,题型变得越来越不一样,但是需要重视),合工大超越五套题(13-18),共创五套题(15-18),超越题目综合性强,且很多题虽然难但又不是偏题,很适合考研,有空多做几遍。如果觉得以上题量还不够用,《最后超越135》,李正元,范培华的《数学预测试卷》,李永乐《决胜冲刺6+2》均可以拿来练手。强大的心:18数学考研四道选择题在最后10分钟,猜对了三道题我会乱说。。。总之,遇到难题一定要淡定,如果你准备了很充分又觉得难势必对于别人来说也会很难,那种考数学提前交卷的不必理会,毕竟谁特么不会计算错了,难道真的不检查吗!大部分都是放弃了提前交的白卷。当然考试之前也可以锻炼下心态,比如拿张宇最后8套卷,4套卷来锻炼下小心脏。以上,仅供参考。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选择题16道单选和17道多选。单选相对容易,多选难度较高,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一般想考好的学校,7月开始复习。从熟悉大纲开始,利用好目录,整理知识点,配肖秀荣的1000题系列,练习选择题。可以铅笔作答,可以擦去印记方便二轮练习。可以多买几本。记录好自己的错题对应的知识点,慢慢积累,突破盲点。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从8月开始,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根据去年的考试大纲来整理不同的知识点,并且要理解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这样可以为简答题和大题打下基础。另外,在完成每一章节的复习后,我们要立即做完课后题,如果有遇到不会的题目,可以做个记号。

到了8月底到10月初的时候,我们基本上要完成01-19年的真题,并且要结合这些真题回顾课本和重要公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对于不太熟练的题型,我们可以在做完真题之后,从相关资料或课本中寻找相似的题目来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从10月初到11月中旬,我们要进行第二遍的真题复习,并且开始做期末考试的题目。这个阶段要对真题进行精细化的处理,开始记忆各种公式和概念。我们要争取每天完成一套真题,并且第二天进行批改。对于那些还不会的题目,要做上记号。

从11月中旬到12月底,我们要进行第三遍的真题复习,完全掌握真题。同时,要总结所有需要背诵的简答题和概念题,并且适当地拓宽相关的概念,牢记各种公式。如果在这个时间段,我们觉得已经完全掌握了真题,可以尝试攻克教材后面的练习题(冲击140+)。往年的新题型通常与教材课后题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