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研百科知识 考研专业导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辅导班:人大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复习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辅导班:人大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复习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人大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重点题目终极大预测》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铸就成功考研路技巧讲解》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丛书模拟试题集》

《人大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汉语言基础考研核心要点指导》

《人大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汉语言基础考研必考热门知识点拨》

《人大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汉语言基础考研最经典真题权威剖析》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穆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1:34-18:32

蔡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8:09-14:55

束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7:41-19:45

经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8:01-17:17

武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8:54-15:58

逄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7:27-18:25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重点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英语的特点在于考察对单词掌握的深度,即一词多义,核心词汇在5500左右,真题超纲词占到试卷总单词量的5%。考研英语的学习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滴水石穿,每天保持对单词的复习,每天做2篇阅读(正确率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通过反复练习,熟悉自己的解题思维,保证能快速找到题目对应考察点,总结出全文主题,而不被浩茫茫的从句、修饰词所干扰)。给大家分享我突破速度的经验:在于视域。就是说,以前慢的时候,一句话基本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翻过来,然后消化是什么意思。快起来的时候,直接找到句子的主、谓、宾语,眼睛是一扫一句话的。还有熟悉了英语的段落分布以后,一些不重要的句子扫一眼就过去了。我也没有什么语法基础,就是做多了,就有经验了。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我看书超级慢,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所以这段时间每天用在政治上的时间大概是3小时,早上2小时,晚上1小时,看15-20页的红宝书,然后看完一章就做配套的1000题,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回到大纲上找到对应的依据,用不用颜色的笔画下来,这一遍做的时候千万记得用纸写,不要写在书上,因为你还要做第二遍甚至第三遍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中国文学基础考察的范围相当广泛,总共分为六个部分。下面,我们将分开对每一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是古代文学史,推荐一本《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该书由袁行霈编写。这本书对于学习文学的同学来说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内容详实,涉及各种文学体裁,并跨越了很长的时间跨度。非常适合学生们用来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建议从文学作品为切入点来学习,对于时间紧迫的同学,可以直接购买成品的笔记,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补充。

第二部分是现当代文学史,推荐一本《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著)和一本《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现当代文学的内容相对分散,整理框架时要注意作者、流派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学习方法可以参考古代文学,用作品来标记作者的特点,这样在背诵时更容易记住。

第三部分是文学理论,推荐一本童庆炳的《文学理论》。重点是掌握书中的重要内容即可。

第四部分是西方文论,主要推荐一本《西方文论史》(马新国著)。如果是对于杨慧琳老师的文论课感到困惑的话,可以多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书籍。这部分内容在整个考试中可能是最难学习的一部分,但实际上整体分值并不大。建议直接购买成品笔记,按照脉络进行背诵。

第五部分是古代文论,推荐一本张少康著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这部分的学习可以和史论结合起来,结合时期、作者和流派进行分类整理。同样地,如果整理起来觉得困难的话,也可以购买笔记。

最后一部分是外国文学,推荐一本郑克鲁著的《外国文学史》和一本唐红梅主编的《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其中,《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是一本精华实际上,答题思路和真题的重点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外国文学的知识面其实相当广泛,欧美部分是清华大学考试的重点,需要特别注意。

关于汉语言基础,总共考察了三个部分,相对于文学部分来说,还是幸福很多了。

第一部分是古代汉语,推荐一本《古代汉语》(殷国光著)和一本《古代汉语》(王力著)。殷书在以往的真题中也有过考察,所以需要特别关注。在811考试中,古代汉语的比例比较大,所以这两本教材中的古文都应该尽力理解,多读几遍也没有关系。

第二部分是现代汉语翻译,推荐一本《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和一本《现代汉语》(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教研室著)。北京大学版的教材更详细,适合作为教材使用,方便整理笔记。章节习题都应该掌握,因为很多知识点会被反复考察。

第三部分是语言学纲要,可以阅读一本《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虽然很多同学可能觉得这本书有点费劲,但是内容并不算很多。请坚持多读几遍,结合现代汉语的理解来学习,其实也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