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研百科知识 考研专业导向 中国农业大学气象学考研辅导班: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学考研经验备考诀窍

中国农业大学气象学考研辅导班: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学考研经验备考诀窍

中国农业大学气象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农业大学气象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农业大学气象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农业大学气象学考研典型题宝典荟萃》

《中国农业大学气象学金榜考研高分技能精选解析》

《中国农业大学气象学考研真题超精读与提高》

《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学与气候学考研超重要核心考点点石成金》

《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学与气候学考研热点典型题解方法串讲》

《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学与气候学考研热门知识速记精讲》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卞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8:53-16:29

闵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0:34-13:19

诸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0:56-18:57

那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7:59-15:05

乐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1:45-17:18

贡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7:38-21:52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诀窍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背真题单词:买了一盒卡片纸,然后做真题阅读的时候把每个不认识的单词都划出来,把这些单词抄到卡片纸的一面另一面写上它们的中文意思。利用零散的时间看看这些卡片~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数学的话我自己感觉自己还不错花的时间少一些。数学4月份开始就看课本,课后习题挑一些题做,不要全做完,一些方法和思路要学会,学会了这些即使考试出到了没做过的题也不会太慌张,毕竟题型千变万化思路总是差不多的。5月份做全书,做了一遍后发现自己有些题不应该错,有些题确实不会做,我自己就标注了一下,第二遍就把不会做的题做了一遍。7月份我开始看之前做的笔记自己总结一下数学,可以按照全书上面的章节总结,让自己大脑有一个清晰的做题思路,这样做题时才会分析这个题考的是什么。8月份开始刷660题,这个题有点难,我是花了一个月才做完一遍,感觉做的不好,又做了一遍。10月份开始做历年真题,研究每年题型然后自己总结一下。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我是暑假开始,每天把专业课看完以后,晚上十点开始看政治,到11.30,哈哈虽然有时候也困得不行。对了,还没说看的啥书,当然是肖大的精讲精练啦!还有一千题,我是看一章,做一章题,把答案写到纸上,不在书上就痕迹,把错题标出来,以便后期重点再看。马原是最不好理解的,所以我先看的,我暑假期间好像只把马原看完了,而且也似懂非懂。选择题的准备使用肖的1000题足够,我第二次直接看的大纲,看完一章做1000题。只要题目中出现的知识点,不论错还是对,都在书中标注以备明确重点。同时在习题册中改正错误项,如此第二遍时无需翻解析册,省去不少麻烦。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1. 气象学基础知识:复习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包括气体力学、大气热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重点掌握大气层的结构、大气环流系统、大气稳定性和天气系统等内容。

2. 气象物理学:重点掌握大气中各种物质的运动规律,学习大气传感器和测量仪器的原理和应用,了解大气辐射和气象光学等相关内容。

3. 气象化学和大气环境学:学习大气中的化学成分和污染物的来源、传输和转化过程,了解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和治理措施,掌握大气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

4. 气象预报与气候预测:学习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了解气象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常用的气象观测与数据处理技术、数值模式预报和遥感技术等。

考研专业课知识重点:

1. 大气层结构:掌握大气层的垂直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和对流层顶层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了解大气层的温度、压力、湿度和密度等参数的垂直分布。

2. 大气环流系统:学习大气环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包括赤道气候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气候带和季风环流等。重点了解各种大气环流的形成机制和变化规律。

3. 大气稳定性:掌握大气稳定性的判别方法和影响因素,了解不同稳定性条件下的天气现象,如晴空、雾和云等。重点学习热力性质稳定性、动力性质稳定性和水汽稳定性等。

4. 天气系统:学习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规律,掌握天气现象的解释和预报方法。重点关注气旋、锋面和锋区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和影响。

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法:

1. 梳理知识框架:将复习内容按照系统的框架进行整理,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借助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清晰的概念和逻辑。

2. 复习重点突破:根据考研大纲和往年真题,确定重点内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通过刷题、做题集、参考书等方式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多维度学习:除了教材和课堂,还可以通过学术论文、专业书籍、科研报告和学术会议等渠道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能够提升对气象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创新思维拓展:不仅要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可以进行实验、模拟研究、数值模拟或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