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企业管理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农业大学企业管理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国农大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农业大学企业管理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农业大学企业管理考研核心考点命题思路解密计算机操作系统》
《中国农业大学企业管理60天突破考研极重要题型》
《中国农业大学企业管理独峰教育考研复习全宝典》
《中国农大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考研密押金题详解》
《中国农大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考研重点知识轻松唤醒记忆分册》
《中国农大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考研热点与重要技巧权威新说》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邓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0:25-16:42
宓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0:09-21:10
鄂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0:00-19:19
贡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8:02-19:37
宗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26-18:17
茅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0:09-17:36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指导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12月份,此阶段,还是要做真题,经过前几月的付出,对于真题你已经很熟悉了,当你看着一片文章的时候,你基本能直接翻译出全文。对全文的结构、句子分析、词汇已经熟悉。此阶段主要是重复真题,找一种感觉。同时,也要背一些素材和作文模板。(关于模板,大家总是担心得低分,要知道我们自己写出的东西更菜,所有有模板还是用吧,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用的模板,分数都不低。所以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考前,每天坚持看一下英语真题,只为找感觉。相信经过前期的努力,你一定会在英语战场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数学的基础很关键,我大概是暑假前过完一遍教材,主要是做例题和部分课后题。暑假过后,九月份开始做真题,大概是一天真题+改错,一天刷全书第二遍,大概十月中旬的时候完成。过后两个月就是疯狂做模拟题,附带着再来一遍全书,做题的时候全书、错题本(我的错题本上很少记具体的错题,多数是记具体的套路,比如常数C的几个易漏点这些)、教材(这个如果太重了,可以回寝室再查阅,尤其是线代的几个定理的证明,虽然考试不要求,但是便于理解和记忆)尽量带在身边,一道题可以举一反三,并把相似的题归类到同一页里,然后提炼出类似题目的套路。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我的政治复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9月20多号收到书后打算从马原开始看,看了几页发现不仅看不进去而且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重点。于是开始找辅导班,马原部分我基本放弃了大纲,然后做相应章节的肖秀荣1000题,后期大概只完整的翻过一遍大纲解析。刚开始复习毛中特的时候特别喜欢听老师讲课,会讲很多毛爷爷的故事,然后看大纲做1000题,做1000题的时候我都是用铅笔做题,对过答案以后把错题的答案擦掉方便后面重做,这样完成了政治第一遍的复习。因为觉得自己马原复习的还不错,所以第二遍复习直接跳过了马原从毛中特开始,每天看1-2章的毛中特再看1-2章的近代史,同时把之前1000题里的错题重做一遍。完成第二阶段的复习就差不多到12月了,最后阶段主要以看肖秀荣时事小册子、研究真题、做背预测卷为主,市面上比较热门的预测卷上的选择题我都做了一遍(大部分都不像真题的感觉啊,不过就当巩固知识点了),然后按模块把近十年的真题选择题做了一遍,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照着大纲查漏补缺,这样差不多又过了一边大纲。考前也最好看一下真题里大题的解析,知道答题的套路。因为时间不够用,只背了一套肖四就上考场了,但今年的大题我也差不多都用肖四上的答案套上了。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1. 复习要点:
(1) 管理规划与战略:重点理解企业管理的战略层面,如战略管理、组织设计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2) 组织和人员管理:重点掌握组织结构与流程、领导理论与实践、人力资源开发等内容。
(3) 经济管理:重点关注企业经济运行与管理,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
(4) 创新与创业:了解企业创新和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创新管理、创业教育等。
2. 复习知识:
(1) 管理学理论:熟悉各种管理学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派、系统管理理论等。
(2) 组织行为学:理解个体与集体行为、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内容。
(3) 人力资源管理:掌握员工招聘、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等知识。
(4) 宏观经济管理:了解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5) 财务管理:理解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决策、资本结构等相关概念和方法。
(6) 市场营销: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如市场细分、产品定价、促销策略等。
(7) 创新与创业:熟悉创新管理的理论,了解创业过程和创业管理的要点。
3. 复习方法:
(1) 学习教材:查阅教材,根据章节对照复习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总结。
(2) 刷题训练:多做历年考研真题和模拟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听讲座与讨论:参加大学或学校内举办的专业讲座和学术交流,拓宽思路,增强专业素养。
(4) 网络资源利用:利用学校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查找、学习和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