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外国哲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哲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政法(法大)人文学院外国哲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政法大学外国哲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哲学黄金版考研核心技巧特训演练》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哲学考研考点模考综合讲评》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哲学考研全真题精选精讲》
《中政法(法大)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西哲学史考研重难点分频记忆手册》
《中政法(法大)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西哲学史考研全真题型模拟考场》
《中政法(法大)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西哲学史考研学习指导》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幸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1:00-17:51
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7:14-17:36
范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59-18:19
计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41-20:58
空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8:22-21:52
胥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08-15:59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重点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英语,我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历年真题。主要做完型和阅读部分,每天的量不在多,关键是熟悉真题的感觉以及保持做题的状态。做完1997-2019的真题时间大约已经到了12月上旬,剩下的半个月中我做了一些模拟题,模拟题不要在乎对错,关键是保持手感,避免生疏。真题作文我没有全部都写,写了几篇有代表性的题目。作文的书写我有高中时候练习的手写印刷体,因此没有专门练习书写,书写不太好的同学可以买字帖练习一下,英文书写很好练,提高是立竿见影的。关于单词,我没有使用单词书,我之间准备过托福考试,曾经按照《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法集中突击过托福单词,因此考研期间只是每天坚持使用扇贝单词保持对于单词的熟悉,每天的量为500。背单词我只有一句话:一次大量,多次反复。对于单词始终背的不好的同学,我强烈推荐看一下《17天搞定GRE单词》这本书并按照书中的方法操作。单词量的多寡与阅读的速度和正确率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选择题占到一半,重要性不容忽视。这次考研,我在10、11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重点攻选择题。这些选择题都是政治模拟题。选择题基本上都是基础知识,每年变化不大,所以用去年的书也没关系。一共10来本书,我把其中的选择题都做了,每天1~2套。不熟悉的知识点,做完后一定要回归书本,看书里原话是怎么讲的,易混淆的和自己常错的知识点简单地背一下。第一遍背可能很痛苦,但背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做题的质量有所提高。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专业课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复习要点: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等。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比较:与资本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等进行对比分析。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复习知识:
1. 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反对唯心主义。
2. 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斗争和统一。
3.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4. 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阶段和建设道路。
复习方法:
1. 系统学习教材:重点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2. 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思想家的观点。
3. 制作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梳理,形成清晰的思维框架。
4. 解析经典案例: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解读和思考。
考研专业课二:中西哲学史
复习要点:
1. 中国哲学史: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各个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
2. 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启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现代哲学等各个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和学派。
3. 中西哲学史的比较研究:中西哲学的异同、相互影响和交流。
复习知识:
1. 儒家思想:仁、礼、义、智、信等核心概念,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
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理念论、形而上学、逻辑学等。
3. 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先验知识、自由意志、辩证法等。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哲学的批判和吸收。
复习方法:
1. 阅读原著和注释:重点理解和掌握各个哲学思想家的原著和相关注释。
2. 对比分析不同学派的观点:通过对比不同学派的思想和观点,深入理解其内涵和特点。
3. 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了解当前学界对中西哲学史的研究成果和争议焦点。
4. 运用哲学思想分析问题:通过运用中西哲学史中的思想和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