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考研的竞争程度也在逐渐加大。到了2023考研,参加考试的人可能又要再次创造历史记录了,相应的,考研的难度也要变得越来越大了。在越来越多的考研报名人数中,有一个数据大家也要额外关注,那就是弃考人数!报考的人数变多这是事实,但弃考的人数也在变多也是事实。部分地区、院校、专业的弃考率可以达到十分之一以上。所以客观上来讲,考研虽然竞争激烈,但还不是特别激烈哦!
部分地区弃考率
不是所有的省份都会公布弃考人数和比例的,有些省份前一年公布了,以后可能又不公布了。根据目前可以查询到的数据,在2019年,广东和辽宁两地的院校弃考率都超过了10%。比如广东省。2019年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只有12.4万人参加考试,弃考约1.6万人,弃考率为11%。辽宁省2019年应考人数为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只有97365人,缺考达12000余人,弃考率也在11%。
虽然仅仅只有两个省份的数据不足以推测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我们就算直接打个五折,每年弃考的人数也最少在总报名人数的5%。这个比例和许多调查结果是接近的,并且是一个底线比例。按照5%的比例推算,2022年全国就有将近22万考生放弃了考研!客观上来说也变相缓解了考研的竞争压力。
院校弃考率
具体到某些院校某些专业,弃考的人数可能会更多。尤其是名校的热门专业。比如2019年,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报考人数为4241人,弃考了1019人,弃考率高达24%。报志愿时头脑发热,非顶尖院校的顶尖专业不去,复习的时候就发现其实自己水平根本达不到,索性弃考了。考研人变多了,但是考研的气氛组也变得越来越多了!
学科变化情况
从大的方面来讲,近些年来不同学科之间的招生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专硕的崛起,学硕的缩减意味着哲学、历史学这些几乎都是纯学硕的学科招生人数越来越少(针对统考生),而工学、教育学等专业招生人数大幅上涨。2008年至2018年的数据显示,工科是目前考研招生的绝对主力学科,招生总人数占总人数的34%!管理学则是上升最快的学科,在2018年已经占到了招生总人数的16%。

23考研说
不用想也知道,23考研的报名人数比2022年只多不少,唯一的悬念就是多多少,有没有可能突破500万这个数字。虽然报名的人数多了,但是弃考的绝对人数也比2022年更多。选择一个合适的院校,憋着劲向前冲锋,拒绝做考研气氛组,你就是下一个成功上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