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研精华文章 考研分享 国美油画考研复试备考经验及心得分享(国美21考研复试经历及心得体会分享)

国美油画考研复试备考经验及心得分享(国美21考研复试经历及心得体会分享)

  对于考研复试乃至今后油画的创作,本人就我对创作的浅显认识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在之前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我们受到的多是围绕形和色方面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同学们逐渐在油画的材质和语言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控能力,但是到了油画创作中需要注意的就不仅仅是颜色色调,笔触肌理等问题,我们可能需要换一种更宏观的眼光和视角去“审视”。

  巴尔蒂斯作品

  我觉得首先需要理清一个脉络,或像是搭建一个思维导图一样的框架来帮助自己建立适合创作的路径。建构的过程可以具体通过如个人审视世界的视角或是兴趣点上出发,对题材上的选择进行把握,辅以相应表现手法以及油画语言等等,站在个人立场形成一种有机的结合。对于初期开始进行创作的同学,多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养分是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看看大师是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事物的,也许有时候画不出理想的画面不一定是手的问题,恰恰可能是“眼光”的限制。

  我一直认为一张好的创作一定是要有框架感的,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巴尔蒂斯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几何线的交错重叠,直线的硬边切割使画面中的元素明晰概括,形体鲜明,画面中人物,椅子,楼房建筑,服饰造型等物体因为有了强有力的框架支撑和几何形的精心铺排使画面在动静之中获得了一种恒定性,这种精心经营的框架感带来的恒定性对于能否成为好的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复试创作亦是如此,无论是具象写实又或是抽象表现,亦或是单人场景和叙事创作,画面构图中呈现的恒定性十分重要,它无关乎动态静态,而是要在复杂多变的动作姿态中通过铺排整理寻找视觉的平衡。

国美油画考研复试备考经验及心得分享(国美21考研复试经历及心得体会分享)

  巴尔蒂斯作品康定斯基针对形式构成的作用时曾指出:“对于形式而言,我们讨论纯粹的绘画性构成有双重目的:1.构成整幅画面;2.创造出各种形式,这些形式通过相互之间的不同关系服务于整个画面。众多的表现对象(具体的,抽象的,纯抽象的)必须根据整体来考虑,并根据整体的需要来安排,单独零散的表现对象几乎是毫无疑义的,只是当它们有利发挥整体的效果时,才具有意义。 ”巴尔蒂斯的作品《一棵树的大风景》就是通过形式构成表现现实空间的集大成。现实空间中元素的提取运用都只为服务画面。画面的基调是具象写实的,而这些景物都离不开形式构成的支撑。他在面对这片风景时,这些“山”“树枝”“房盖”“门窗”“光影”“人”,他关注的已不再是“质感”“细节”而是服务于结构,从属于整体的“元素”。 这可能就是我想说的一种新的“审视”的眼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己主动的把握画面。塞尚也曾说“画家作画,至于他是一只苹果还是一张脸孔,对于画家那是一种凭借,为的是一场线与色的演出,别无其他的。”实际上,无论是静物写生还是我们之前一直训练的肖像写生,其实当中最核心的东西仍然是这。“只要是画面,就有构成。”这样去画,这样去处理提炼是他的视角,他的语言。我们通过学习,多分析,多思考终究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眼光形成自己观看的方式和视角。

  而在题材的选择上,我建议尽可能选择一些贴近自己能反映真实生活的题材,不要太过空泛。生活中的碎片都是好的创作素材,从朴实平凡的事物中概括提炼往往更能够获得直击人心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