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天花板:跨院校、跨专业、跨地域
有些学生在高考时没有发挥好,但又不想复读,只好选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大学和专业,因此在读大学的过程中,他们无时无刻都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考研顺便转专业。
但如果学生们的理想并非本院校,而且还在不同的区域,那么此类“三无”考生想成功上岸,可谓是“难如登天”。
因为学生不仅要在空余时间学习其它的专业知识 ,还要了解其他院校教师的教学模式、研究方向 ,同时还得兼顾不同地域的文化,这样一切“从0开始”的方式,往往使得同学们分身乏术。
所以这在所有的考研难度排名当中,几乎算是最难的了,但每年还是有很多学生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毕竟一旦成功,给学生带来的收获是相当大的。
困难难度:跨院校、本专业、跨地域
和上一种考研方式相比较,在本专业内继续进修,选择其它地区的院校考研,难度仅小了一点点。
虽然学生不需要再熟悉新的知识,但是由于对院校不是熟悉的,老师的出题模式和答题思路究竟如何,基本只能靠学生自己摸索 。
而且由于距离比较远,学生没有比较熟悉的人脉可以帮忙, 那就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对地区和院校多做了解,这样才有可能一次性成功上岸。

这两种在考研的多项选择当中,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这也说明选择这两种的学生们是有明确目标 ,因此一旦做出了决定,就是努力,如果把握不大的话,还是考虑下面这两种方式。
普通难度:跨院校、本专业、本地区
有些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由于对学校不了解,选择了一所没有竞争力的院校。
于是这些学生为了将来在本专业内,能够拥有更完备的知识体系, 往往会选择考取师资力量更强的院校。而且由于大家同在一个地区,所以考生对其命题方式、教师水准已经很了解了,因此想上岸的话,只需要再多熟悉一下院校就可以了。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如果能将专业知识掌握牢,也做好了方方面面的准备,考上另一所高校的研究生,成功概率还是挺大的。
小case系列:本院校、本专业、本地区
要说考研难度最小的,就是在本校考本专业, 选择这个方式的考研生,基本就是已经有了很熟悉的导师和学长。
大家既不用去学习新的知识,也不需要再拓展新的人脉,更不用再去了解新的城市 ,在备考的过程中只要专心致志地学习专业知识和面试技巧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