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自身,客观选择专业。随着3月19日国家考研线的最终发布,笔者预测,大家会发现绝大多数考生的成绩,还是在300-350分之间的,大家在网上看到的那些优秀成绩,往往会误导为大多数人都是400+,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不过今年考研高分的考生比较多,这一点不可否认,细心的人会发现高分较多的集中在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以及经管、教育、新闻等传统高分类专业,特别是985/211大学的热门专业,这些名校本身内卷化就比较严重,随着出国热的降温,2021年考研高分频出,这不仅意味着今年考研的各类分数线会呈现一定幅度增长(不太可能严重影响国家线),还说明受影响较大的更是高校自划线(34所“985”大学)。
所谓“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本身是相对的,各行各业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急需各种专门人才,这种需求的变化,反映到学业规划中,就出现了所谓“热门”与“冷门”现象,这种“冷”与“热”不是一成不变的,专业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热门与冷门主要反映的是一个就业趋向关系,大家考虑到就业趋向,就都去报热门专业,水涨船高,报的人多了,分就上去了。然而,面对被炒得火热的“热门”专业,考生和家长们有没有仔细思考过:热门专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对经管、教育、新闻等文科类专业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是否有所了解。笔者认为:考生和家长不能仅因为目前“热门”专业就业率高,起薪值高,就一味盲目地报考,而要仔细分析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以及所选专业未来发展的趋势,结合学业规划,考虑在高考时是否报名强基计划,如何利用好提前批次、特殊批次,如何利用好本科一批次的54个专业志愿,本科二批次的108个专业志愿,以及后续批次的专业志愿,毕竟202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达1071万人,综合录取率在扩招后达90%,预计2021年参加高考人教将与上年基本持平,录取率还将继续上升。在考研考虑跨考专业时,如何结合自身,做出较为合理的选择。众多示例证明,当初很热的专业,在四年本科毕业以后,三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并没有保持住以往的热度。
2.找准定位,理性追求名校。你可以心怀梦想,但必须付出加倍努力。对于清北复交、华五C9以及985/211中热门强势专业的名校,他们的各方面优势,不容置疑,每年都会吸引大批考生报考。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名校梦,但考上名校并非易事,并不是人人都能如愿,那么学业规划中选择考名校还是考一个稳一点的学校呢?高考考生面临的机会比起三年后的考研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毕竟高考志愿中仅本科一批次就可以选填9所学校,只要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配置好院校梯次,即便冲击名校失利,一般不会滑档,大概率会被保底院校录取。
而考研只能填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如一味追求名校,遭遇失利,再想冲击就只能准备二战了,在此期间,自己和家人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面临的各种压力,旁人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考研在报名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学习能力、复习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理性确定报告院校,万一失利,可考虑选择“调剂”,如家庭条件允许,也可以考虑留学深造,或参加“考公”、“校招”、"应聘",2021年全国考研人数是377万人,计划招收110万人,录取率约为29%,除去推免,最终能考上研究生的人数约在94万人左右,为参加考试人数的24.9%,而名校的考研录取率则大大低于这一数字。考研不是人生唯一出路,只要能坚持学习,选择其他升学、就业方式,同样能书写出人生的精彩篇章。笔者在此特别希望高考考生能够抓住机遇,不负青春,不负期待,早日考入理想中的大学,毕竟本校考研或较高的本科院校层次在后期升学中是具备一定优势的。

3. 放平心态,心态是考试的一部分,很多人平时学得不错,一到考试就考不出来成绩,这就是心态问题,高考和考研一样,都需面对心理问题,不少考研考生也是由于心理压力太大,在备考的时候出现了情绪问题,与乐观的人生态度相比,高考、考研的结果便会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无论高考、考研,一定要稳定自己的心态,无论何时都要有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
4.面对内卷,即使升入大学,仍然要做好勤学苦读的准备。现在的大学早已没有传说中的放飞自我,要想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最靠谱的就是勤学苦读,取得保研推免资格,考上大学是新一轮学习的起点,而非终点,许多能力相当的学生,会成为了你的同学,开始了新的一轮竞争。就如同,初中升入高中一样。或许并非每一个人都喜欢活到老、学到老,但是在求学阶段,还是应该坚持一个求知的心态。大学的很多社团可以说你加入了也没有实际性的意义,无非就是打杂充场,而你要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以提高认知社会为目的,学生干部职位会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如果你的精力不够充沛,请谨慎选择,各类竞赛保研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美丽,特别是电脑游戏,你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是为了精神上的享受还是身体上的锻炼?不是不能碰,而是要看自制力。
有些同学高考不理想,为了能上“名校”,可能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考研,然后,就越来越“卷”,大家的成绩也越来越高,这也是“985”大学的自划线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大学本科怎样上,可以参考本公众号往期文章《寄语大学新生》。对于高考考生在当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升入理想的大学,也是你成功完成整个学业规划的一条“捷径”。对于考研考生在当下最重要的是,准备面试或尽早调整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减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