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研精华文章 考研分享 对于考公和考研来说应该怎么选择,考研和考公之间的不同之处有什么

对于考公和考研来说应该怎么选择,考研和考公之间的不同之处有什么

  从学历的影响看

  一般都认为,不管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学历越高发展前景就越好。其实,在体制里,学历并不能和发展前景划上等号。

  研究生的好处就是在转正定级时,会比本科高出一级,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显著优势了。

  学历固然重要,但考入了事业单位,更看重的是个人能力,学历,只是档案里登记表上的一个项目而已。在平时的工作中,在评优评先时,基本没有人会去看你的学历是大专、本科还是研究生,工作干不好,就是博士生也没用。甚至工作10年了,也很少有人知道你究竟是哪种学历。

  在提拔的时候,考虑的也是工作能力、政治素养、群众基础,而不是学历。一般来说,本科学历,在体制内已经足够满足大多数岗位对学历的任职需求了。工作干得好,大专生也比博士生更受欢迎 。

  学历,对于提拔晋级的影响并不大,体制内更没有学历歧视。

  从个人收益看

  先从经济方面来算个账。

对于考公和考研来说应该怎么选择,考研和考公之间的不同之处有什么

  如果现在去单位报到,正式加入事业单位,入了普通的事业编制,在江苏,一年怎么也得有个几万块钱的收入吧,而且还是旱涝保收,几乎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放弃录用,一年你要掏学费吧,要掏住宿费吧,这都是净流出,哪怕有补贴等流入,和流出的资金相比,也寥寥无几。参加工作,是流入,读研是流出,一正一反,相当于流出多少呢?

  可能有的小伙伴不服气,读研,是自我增值,是丰富知识,是为以后积累资本等等。说句非常残酷的话,当你参加工作后,学校学的那些知识,你能用得到多少?而你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工作技能,有90%是在学校学不到的。当然一些专业性特别强的岗位除外。

  成年人首要的任务还是自立,最起码先养活自己。再说了,即便上班了,还是可以继续读研的,难道一边拿着工资一边读研不香吗?

  再从工资方面来说,体制内同一级别,研究生学历比本科学历高出多少呢?几十块钱而已。为了这几十块钱,放弃到手的事业编制去读研究生,亏不亏啊?再说了,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就一定好找吗?能保证一定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吗?现在的趋势是,越往后考公的竞争越激烈,毕业后还不一定能考得上事业单位。

  从个人资源看

  很多小伙伴会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觉得体制内,学历越高越容易当领导,越容易被提拔,也越容易得到重用。第一部分已经说了,体制内并不太看重学历。

  更早工作,就可以更早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可以更早地建立和拓展自己的社会资源。更早参加工作,也意味着以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个人发展,以后的高度也可能会更高。